钓鱼常识顺口溜 (钓鱼常识七浅七深)

1、钓鱼选点很关键

野钓中,选好钓位是垂钓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, 一般可按以下几种情况来考虑,宽河钓窄窄钓宽,不占凸地就占湾。.方正池塘钓四角,长堰直岸钓中间,岔河流水钓进口,挨到草边去下竿。深浅水界找坑塘,乱石桥墩树下边。这些地方都是极佳的钓位。

2、线组搭配有公式

选择钓线要和竿配合,同时也要和自己的钓技水平配合。

首先主线要小于竿的承重,避免出现断竿线不断的情况,但尽量避免断主线,因为漂也不便宜。子线一般要小于主线。不同的鱼力量不同,发力方式也不同,所以钓不同的鱼也有不同的配置。

线组搭配的通常漂准:1.5-3.5的主线可以应付1-15斤以下的鱼,建议一般配置2.0-2.5,适应性较广。同品牌的钓线,子线号数是主线号数的一半,子线直径是主线直径的0.7倍。这一配搭公式是:“双子线强力之和不大于主线强力,主线与子线强力之和不大于钓竿承受力”。

对于初级钓友来说,安全第一,尽量配大点,缺点是这样漂的灵敏度会降低,但是适应性广些。

 

3、冬天钓鲫巧调漂

在冬季,鲫鱼开口小,吃口也缓慢,浮漂信号微弱,顿感不明显,稍不慎就可能错失吃口信息,所以调漂十分关键。那么关键节点是什么?就是“带饵调漂”。具体调法是:钩带饵,空钩半水调一目,钓平水或半目。在无风的情况下,只要有半目升降的漂像,就说明你的竿上有鱼,很少有空竿。

4、水质不同饵善变

针对不同水质用饵应不同。

肥水的特征是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相当丰富,水的“营养”相当 好,水的颜色也会变得浑浊深沉,这种水体里的鱼,有时用浓味饵刺激,也很难激起它们的食欲。垂钓用饵要么很清淡,要么味道很浓重,走两个极端,清淡饵料要以素饵为主,味道浓重的饵料应选择发酵的酸、臭饵料,尽量接近水底环境,刺激鱼儿嗅觉使其开口咬钩,可适当进行打窝。

瘦水水质清淡,浮游生物较少,透明度一般在30厘米以上,水底往往有丝状藻类植物(水质清瘦的体现),可选择淡腥香饵料。

水库宜用谷香饵和麦香饵,养鱼塘要常用浓香饵。

 

5、想钓多先打窝

钓鱼谚语“要想钓的多,必须先打窝”。说明了打窝在钓鱼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。打窝虽然看似简单,但是里面包含了很多技巧,首先要根据所钓鱼种的觅食嗜好打窝,

鲫鱼喜欢小颗粒类的香甜型窝料,

鲤鱼喜欢粗颗粒混合物酵香型窝料,

草鱼喜欢青草类的窝料

其次根据所钓水域和所钓鱼的大小决定打窝量的多少,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,太少了诱不过鱼来,太多了就把鱼喂饱了。一般情况下钓鲫鱼等小鱼到时候一次打上30~50g即可。如果钓鲤鱼草鱼等大型鱼一次打上拳头大小的窝料5~6个蛋即可。同时也要根据水的深浅打窝,水浅少打一些,水深多打一些,水库水广鱼稀要打大窝。

6、小鱼闹窝有解法

加重铅坠或用比重大的饵料,让钓饵快速沉底,不给小杂鱼抢食的时间;调硬和加大钓饵,选择颗粒较大的钓饵,小鱼一时吃不完啃不动,时间稍长,往往招来大鱼、对防止闹小鱼有明显效果。在垂钓中要完全避开小鱼十分困难,小鱼有烦人的时候,但还可利用小鱼为前导,招来大鱼。

 

7、鱼不咬钩饵要动

通常鱼喜活饵,当窝中有鱼但鱼咬钩频率低,怎么办?一个字——”逗”,手提竿不时缓慢移动,可在窝点前后左右挪动,常常在移动会吸引鱼的注意力,让鱼快速抢钩。

8、鱼钩挂底莫慌张

一旦鱼钩挂底,不要急于挣脱,用劲扯鱼线,这样操作轻则鱼竿接口松裂或拉紧不易收缩,重则脱节断竿,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建议的操作步骤

  • 放松鱼线,将竿前后、左右轻轻的摇晃几下,再慢慢上提 。
  • 若提不出来,可放下鱼竿,稍等一段时间,让鱼儿吃钓食,移动鱼钩的位置,脱离障碍物。
  • 仍然提不出来,可挂上失手线将竿扔向前方,使鱼钩变换位置,再轻轻的收回鱼竿。
  • 如果障碍物是树枝、树杈,离岸不远,水又不深。可借助其他器材(如:支架、锚钩等)拖动障碍物,将它慢慢拉出。
  • 上述方法都无效时,要设法抓住鱼线;抓不到鱼线时可转动鱼竿,把线、漂都绕到竿上,然后逐渐用力往后拉,以折钩断线保鱼竿。
  • 为一钩一线一竿,切忌盲目下水。宁可折钩断竿也要确保安全

 

9、大鱼打桩巧施法

打桩是大鱼智慧的体现。在垂钓生活中,打桩鱼让许多钓鱼人竿折线断留下众多遗憾。实际上解法非常简单,一手持竿,另一手像弹琴一样,一拉一放弹线,这样鱼儿在水底会受到振支信号而起动游逃。但在操作时,应随时注意鱼的动静,当大鱼一离位游动,就要溜鱼。特别是手竿,靠手拉线溜大鱼很容易成拔河状而断线。

版权声明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