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真鲷
有许多种钓法铜盆鱼,加腊、红鲷等,知名鱼种,以肉质闻名,味道鲜美。体表呈现红色。
图片
体侧背部有鲜艳的斑点,寓意吉祥喜庆之意。真鲷为近海暖水性鱼种,喜欢栖息于水清而盐度较高的礁石附近、有砂石以及水草盛行水域为主,一般深水20米左右。
喜好成群结队,水中速度敏捷。生殖季节游向近岸,性情凶猛,多以软体栖甲类为食。一般重量集中在2斤左右,寿命比较长。
主要分布于印度洋,中国产量较少。东海以福建中南部、浙江北部为多见。中鲷鱼体大力猛难以驯服,是钓鱼人心仪的钓物。
二、褐菖鲉
地方名叫石狗公浙江礁虎头鱼,主要产自于南海、东海、渤海,为我国东沿海比较常见的鱼类,喜欢暖性底层小型鱼类。
图片
常栖身于近岸礁海区域,体型较小重50-150g,体表有多种艳丽花纹,相当漂亮。
肉质鲜嫩,脂肪含量少,营养丰富,多种烹制都非常不错。此鱼数量众多,四季均能收货。
三、大泷六线鱼
因其体色带黄,在山东沿海一带干脆叫黄鱼,这和东海出产的大黄鱼风马牛不相及,两者不可混为一谈。大泷六线鱼一般体重500g,最大的个别体达 4公斤。
图片
体延长而侧扁,似纺锤形,体色因生活环境不同差异较大,有黄绿色、黄褐色、暗褐色及紫褐色。
体侧有大小不一、形状不规则的灰褐色较大云斑,腹面灰 白色,背鳍有灰褐色云斑,雄性当性成熟时有鲜艳的婚姻色。
常年栖息于沿岸水深30米之内的岛屿和岩礁附近水域底层。大泷六线鱼的食性很广,以底栖生物为 主,也摄食小虾、小鱼。
大泷六线鱼分布于朝鲜、日本以及中国东海、黄海、渤海等海域,尤以山东沿海一带为多,属于典型的近海底层杂鱼。
早春清明节后,常结 集成群,在浅海礁石附近和岸边活动觅食,只到小雪过后天寒地冻,才游到深水岩洞里过冬。垂钓时注意季节时令,一定能获丰收。
四、白姑鱼
俗名白米鱼、白梅、白姑子、老鼠嘴,是石首鱼科白姑鱼属的鱼类,为中下层海鱼。生殖期聚群向近岸洄游,是无毒、经济型食用鱼。
图片
白姑鱼主要栖 息于水深30米内之砂泥底海域,产卵季来临时有集结洄游之习性,以小型鱼类、甲壳类等为食。
个体以体长20公分左右为常见,白姑鱼属海洋经济鱼类之一,其 肉厚而细嫩,食用方法以红烧、清炖为主,也可加工制成干白姑鱼。浙江台州一带钓此鱼以中秋前后一个月内为最旺。
五、石斑鱼
石斑鱼家族的品种非常多,有体型巨大的龙趸石斑,体重可达几百斤,在矶钓中不能望其顶背,矶钓中常见的石斑鱼为赤点石斑,为一种小型的底栖石斑鱼。
图片
石斑鱼体形特征,大同小异,一般体中长,侧扁,色彩艳丽,变异甚多,赤点石斑常呈褐色或红色,并具有条纹和斑点,成鱼体长通常在30-40厘米。
石斑鱼营养丰富,肉质细嫩洁白,是一种低脂肪、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,在港澳地区被推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。
海钓底层对象鱼介绍 (海钓钓底钓组)
